民進黨總統初選儘管結束,也順利產生民進黨候選人,卻有很值得檢討的地方。在中執會「對比式全民調」的荒謬設計下,候選人之間的差距被壓縮在極小的範圍,最大的害處是讓支持者的力量無法忠實呈現 (請見上圖),以及可以讓國民黨挑選較弱的對手,唯一好處卻只是讓落敗的人能留下顏面。以這次民進黨初選為例:蔡英文蘇貞昌平均支持率的絕對值差距只有0.0135,蔡贏馬英九的差距也以極小的差距0.001高過蘇的,但最難令人反駁的數據是,一萬五千筆有效樣本中,除了民進黨中央黨部之外的四家民調公司都呈現蔡贏蘇的趨勢,不免反映該黨中央黨部有機構效應之虞 (請見上圖)。
另外,若單看民進黨初選民調,看不出有國民黨操弄選舉的痕跡,或是「唯一支持」與「蔡馬馬」的效應。可是將之比較日前同屬藍營的《蘋果日報》對比式民調結果 (請見左圖),藍營的惡意介入就被凸顯出來,「唯一支持」與「蔡馬馬」確實有減低藍營灌票的風險。昨日 (27日)有人反推蘇蔡之間的差距,只有202票,但問題是,接不到民調電話的人,根本無法進行任何作為。
「唯一支持」與「蔡馬馬」本來只是網友間對民進黨初選民調缺失的討論及部落客個人的心得,最初只是十幾人,最多也不過數百人之間的傳播,但在有心製造民進黨內鬥的紅藍綠媒體,聯手以大小社論、特論、特稿...等連番批判之下,反而讓少數網友的意見,驟然被大眾注意 (請見上圖)。
初選的結果及蘇貞昌與蔡英文平和的團結呼籲,讓分化民進黨不成的藍色媒體暴跳如雷,這看自昨日(27日)下午後的藍營媒體政論節目就可以明瞭;但連挺蘇的綠色媒體也餘恨未消,今日還連載兩篇特稿 (請見林恕暉與李欣芳寫的)持續批評「唯一支持」與「蔡馬馬」。我們就要問,《自由時報》為何不敢公布自己針對民進黨初選、做完的對比式民調結果?若蘇貞昌領先,至少還可以拿來當相罵本!
現今傳統媒體的墮落,莫此為甚,自以為可以操弄輿論、製造蘇貞昌與蔡英文民調不相上下的假象,視閱聽大眾如無物,進一步還因利益結合、自願被政治人物當作鬥爭政敵工具;記者平時不認真跑新聞,也只會轉貼熱門網路推文。若將這次初選結果解讀為,是沒有傳統媒體支持的蔡英文、以網路打勝紅藍綠媒體的聯手,其實是誇大其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這些媒體被自己過度操作的反效果所打敗。
此外,陳凱劭發現,民進黨初選中,所使用的全民調抽樣電話號碼,是以12個月以前全國「中華電信電話號碼簿」的「白頁家用電話」為母體。總母體數為427萬筆 (台灣家用電話總戶數為795萬戶)。也就是說,只有53%的家戶電話在抽樣母體中,有47%的家用電話根本不會被抽到做民調。在這個民調母體被排除了的47%,可能包含以下族群:
一、社經地位較高的名人 (主動讓家用電話不公開),
二、注重隱私的人 (同上),
三、住在屋齡二十年以內房子的人 (近二十年來新牽電話的人大多會勾選不公開號碼),
四、住在郊區、新市區、新市鎮、重劃區的人 (理由同上),
五、近二十年才牽電話的人,
六、曾被電話騷擾,憤而去把號碼申請保密的人,
七、年紀相對較輕者 (年輕夫婦結婚買新房子)。
以上的訊息,應值得被做民調的專家注意,來開發新的調查技術,以減少誤差。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由於Google留言系統與Facebook留言系統互相衝突,若先有Google留言,煩請繼續用此系統留言;反之,若先有Facebook留言,請繼續用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