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國」的經濟版圖,剛好可以用電影票房來標示:左下圖是「天龍人」眼中「過去」的呆丸島,那時的台灣電影是從台北的觀點來看呆丸,電影票房是以台北為依據,台北票房的2倍約等於全台的票房。右下圖則是「現在」的呆丸島,呆丸電影新導演的觀點,已經呈現「去中心化」與「去台北化」的現象,如「海角七號」、「翻滾吧!阿信」及「賽德克‧巴萊」,取材的地點都在「天龍國」以外的「南部」,所創造的票房,已是「南部大約是台北的2.5倍!」顛覆了過去市場的定律,一些「南部」地區也開始增建戲院。
據聞,這幾年民調的不滿意度一直維持在五成以上,滿意度只有三成的昏饋馬英九,正在提倡獨尊儒術,強迫學生讀「四書五經」。對這些創造票房奇蹟的年輕導演來說,台灣電影近來掀起的熱潮,不是比較「商業」,而是台灣電影的題材解放了、多元化了,最重要的是,「終於開始講自己身邊的故事!」對馬意圖用「帝王統治術」,灌輸呆丸後代、遙不可及的「支那奴化思想」,以利掌控的教育文化策略來說,不啻是摑了一個大耳光。
有網友說,「海角七號」、「翻滾吧!阿信」及「賽德克‧巴萊」這幾部電影,天龍國的人是不會看的,他們太概覺得這些導演都是民進黨的臥底...。但是有票房,周邊與相關的商業活動也跟著旺盛,受益的人並無黨派或是藍綠之分。魚能幫水、水也能幫魚,會形成良性的循環,攜手互助彼此壯大,共同利益的餅做大,更能一起擴展經濟規模。商機到,投資也會跟著增多,才會看到增建戲院的規劃。
如此更易於鞏固本身在地的文化與歷史,不易受外來文化的侵蝕,還可倒過來吸收其優點與融和之,進而擴展與豐富台灣文化的能見度與內涵。
那雞排英雄呢 ???
回覆刪除@Skylight
回覆刪除票房有超過一億兩千八百萬!但各地票房所佔百分比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