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燕玲4月6日在法官論壇的聲明,顯示她在提名之初便表明承辦性侵案之判決,請求另行推薦他人,但在相關人員勸說之下才予接受。這裡的「相關人員」應該就是審薦小組,也就是如
藍色媒體先前的報導,「審薦小組討論時,確曾討論過邵燕玲合議庭對女童案判決爭議」,然而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在馬英九4月1日說謊記者會後,緊接著藉《
中央社》發佈,「審薦小組在審薦過程中,沒有討論最高法院法官邵燕玲有關幼童性侵判決一事.....」這就直指馬英九及總統府發言人先後都在說謊,只為了掩飾馬英九跟賴浩敏一樣認為,邵的判決不會是任職大法官的障礙,背叛了他對「白玫瑰運動者」的
五點承諾。但問題是邵燕玲敢與馬英九對質嗎?「白玫瑰運動」還會再起嗎?


邵燕玲的聲明如下,其他更多的法條討論,有興趣讀者請自行再到此連結閱讀: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由於Google留言系統與Facebook留言系統互相衝突,若先有Google留言,煩請繼續用此系統留言;反之,若先有Facebook留言,請繼續用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