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04

馬政府與集邦科技「憑空抓藥」來的TMC34.4%全球市占率

邦科技3月5日搶先石破天驚的預估:經濟部計劃成立的台灣記憶體公司(TMC)2009年的產能市佔率將達到34.40% 、為全球之首。奇怪的是,看不到此報導有任何數據推論的依據,對一個號稱專業的科技媒體而言,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這個新聞是在經濟部長尹啟銘與召集人宣明智出面舉行記者會後沒有幾個小時就出現了,但我們從記者會得到的訊息是「目前連細節都不清楚」,宣明智只提出DRAM產業再造的時程,預定三個月內與美光、爾必達完成協商談判,六個月內正式成立公司,展開研發與設計工作;他還說,短期內,看不到新公司自己要蓋廠的必要。我們倒可先從這個媒體過去對DRAM產業的報導狀況,來檢視這篇特別報導。

2008年第四季市佔率台灣美國日本韓國德國
以各國版圖來分11.8%17.3%16.2%46.3%8.1%
以DRAM生產工廠為基準計算營收來分23.2%16.9%11.1%44.8%4%

舉例而言,集邦科技於今年二月下旬才統計出各國去年第四季的市佔率,由於台系DRAM廠大減產,由第三季的16.2%下滑至11.8%,下滑幅度約4.4%,而美系及日系廠商仍各有17.3%及16.2%的市佔率,且韓系廠商仍是DRAM產業的盟主,市佔率高達46.3%;若以DRAM生產工廠為基準計算營收來分析,代工生產業務比重較大的台系廠商,第四季市佔率為23.2%。此項報導還特別解釋集邦科技是如何推算出這些數據,這與前項報導之輕忽有如天壤之別,台灣DRAM整合後又如何從僅佔11.8%的情況下,在未來不到一年之內便讓市佔率躍升三倍之多(34.40%)?即使德國大廠奇夢達宣布破產,其訂單來源未必都會轉投台灣的DRAM廠,更何況是才在籌備中、技術沒有著落、團隊成員付之闕如、且沒有工廠的「夢幻」公司。

就技術而言,另有篇報導指出,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海力士(Hynix)56奈米和54奈米世代的DRAM製程在2008年底前確定步入量產,而爾必達(Elpida)也宣布65奈米微縮版在2008年底前量產,且不但在爾必達的廣島廠導入,也同步導入力晶和瑞晶;南科和茂德則分別在2009年初導入美光(Micron)68奈米和海力士的54奈米應戰。日廠爾必達的65奈米微縮版,所產出的顆粒數目較原先版本多出20%;但韓商的5X奈米製程,比6X奈米製程硬是多出30%~40%的顆粒數。也就是說,台灣並無研發先進技術的能力,過去台灣廠商只是以代工取得技術轉移,未來TMC即使與美系或日系廠商達成協議順利轉移技術(6X奈米製程),或是最後也取得5X奈米製程技術,產能與技術仍然落後韓國的廠商(已用5X奈米製程量產),而且成本也會高於韓廠。

而路透社專欄作家Eric Auchard(見其背景)則在3月3日直言,台灣的DRAM拯救計劃無法抑制衰退,只是一個充滿國家驕傲的緩和劑及延長解決DRAM產能過剩的問題。他認為台系廠商的市佔率小於15%,而三星、海力士、爾必達及美光合佔75%,其中三星就佔有幾乎三分之一,台廠根本無法取得領先地位;與其投資DRAM廠,不如集中資源支持佔有優勢的代工晶片製造(如台積電)和PC設計及市場行銷(如宏碁及華碩)。

而劉兆玄3月6日晚上隨即安排上中天新聞專訪說道,取得關鍵技術後、兩年後即可看到成果;劉兆玄的這段說明等於打了集邦科技一巴掌,證明集邦科技這篇報導TMC在2009年的產能市佔率就能達到34.40%,根本是在拍馬政府的馬屁、為馬政府的政策宣傳,專門在欺騙台灣人。
--------------------------------
集邦科技董事長:劉炯朗

劉炯朗先生,1956年畢業於台灣成功大學,於1960年及1962年分別取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腦碩士及博士學位,之後曾經執教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伊利諾大學等,並於1998至2002年間擔任台灣清華大學校長一職。

除此之外,劉炯朗先生也是國際知名的電腦資訊學者,對於即時系統、電腦輔助設計、VLSI佈局、組合最佳化、離散數學等領域均有傑出貢獻,先後當選美國電子電機工程師學會(IEEE)院士、美國電腦協會(ACM)傑出會員,並於2000年獲選為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劉炯朗先生現為集邦科技董事長、台灣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與香港城市大學訪問學者。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由於Google留言系統與Facebook留言系統互相衝突,若先有Google留言,煩請繼續用此系統留言;反之,若先有Facebook留言,請繼續用Facebook留言。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Real Tim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