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31

從商業週刊民調看藍媒護馬的窘境



業週刊從5/19即展開對馬英九執政兩年滿意度的民調,原先調查期間設定是一個月,終止的日期是6/18;然而在5/26,馬英九的不滿意度達82%後,隨即中斷調查。類似的情節亦可以在4/29莊豐嘉的描述中看到,他提及中國時報以前做陳水扁與連戰的民調時,「為了避免受訪者有機構效應,中國時報一開始採取非中時的名義進行訪查,不料,訪問進行到一半時,陳水扁的支持度已經超越了連戰。這時候,中時緊急暫停訪談,改用中時名義補做未完成的部分。結果出來,連戰再度險勝陳水扁」。商業週刊亦是藍營媒體之一,停止民調的目的,是不是為了護馬、不使馬的民調更加難看?

同樣的疑問亦出現在對中國時報及聯合報等藍營媒體最近的民調中,他們的成功受訪數往往只有八百多人,樣本數不滿千人,這樣足夠嗎?是不是如同商業週刊提前結束民調,或是採用莊豐嘉的描述?因為他們知道再問下去,馬英九的不滿意度同樣會遠遠超過滿意度?


5/13中國時報公布的成功受訪數只有八百餘位,其他如拒訪人數等資料都付之闕如;另外,4/25ECFA辯論結後的民調,成功受訪數是873人,拒訪人數還是沒看到,查他的艾普羅民調公司網頁也找不到這兩次調查的任何資料。部落客黑雨嘗試還原其ECFA民調中消失的拒訪者人數(見下表),分別假設拒訪者人數佔總人數(樣本數)的 25%, 30%, 35% (拒訪比例),再假設泛綠選民在拒訪者當中的比例可能為 60%, 70%, 80%, 90%, 或 100%,得出以下組合的「贊成」vs.「反對」ECFA比例:反對ECFA的比例增加,而贊成的比例減少。


另外,聯合報也宣稱馬英九的民調獲得緩步回升(見下圖)。但同樣地,我們可以查到該報5/17的民調,成功受訪數只有805位,有298人拒訪,拒訪率高達27%;4/25ECFA辯論後民調,成功受訪數只有842位,有271人拒訪,拒訪率24%;3/18馬英九當選兩周年民調,成功受訪數有867位,有373人拒訪,拒訪率是30%。若與其他家的民調至少都有上千個樣本數比較,聯合報的樣本數顯然不足,而同時又出現超高的拒訪比例,這樣能令人接受嗎?


這些民調,因機構效應、老闆命令,或特定政治上的操作,變得沒有參考價值。藍營媒體的自甘墮落,讓美國「自由之家」直接點名旺旺中時集團,指責蔡衍明這位在中國有著龐大商業利益的商人,一連串為馬政府辯護的社論,讓人憂慮中國政府對台灣的媒體自由可能給予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力,難怪會讓台灣的新聞自由度連續兩年從前年的亞洲第一、全球第卅二名,到去年亞洲第二、全球第四十三,跌為今年亞太第八、全球第四十七。



2 則留言:

由於Google留言系統與Facebook留言系統互相衝突,若先有Google留言,煩請繼續用此系統留言;反之,若先有Facebook留言,請繼續用Facebook留言。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Real Time Analytics